那个在“9·3”阅兵中敬礼的张玉华将军遗言曝光,再一次令国人泪目…
9月10日凌晨2时37分,101岁的开国少将、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
▼那个在2015年“9·3”大阅兵上,以一个标准军礼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将军走了。
▼那个在2016年农历猴年春晚《将军与士兵》小品最后,坐在轮椅上被搀扶着站起来,面向全场庄严敬军礼的老将军走了。
▼那个1986年离休后一直乐善好施,帮助全国各地困难群众,支援灾区人民的“慈善将军”走了。
9月16日上午,张玉华老将军遗体在南京火化,遵其遗嘱,只有老将军的直系亲属和老干部服务处干部及身边工作人员到现场送别。老将军说,“丧事从简,要办出个从简的样子”。我们未能到现场送别,更没有照片留存!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胶东天福山起义,历任连队指导员,大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副军长,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副政委、政委,健身的说说,武汉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早在2001年,老将军就已写好遗嘱,并三次修改。
这份遗嘱名为“我的后事留言”,内容有两页A4纸。
他说:“我活着为人民,我的后事也要为人民着想,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去做于死者无益、于活者有损的事。”
含泪摘录其中——
后事不要办的有:
1、不发唁电、唁函;
2、不设灵堂;
3、不开追悼会;
4、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5、不举行最后致哀仪式;
6、不要花圈、花篮;
7、不要挽帐、挽联;
8、不收礼品、礼款;
9、不要寿衣、寿鞋;
10、不用骨灰盒。
后事可办的有:
1、可留张遗容照片;
2、可将遗体解剖研究;
3、可捐献有移植价值的生理器官;
4、可取出腹内子弹,装入瓶内留给后代做“不忘过去”的纪念物;
5、可用纱布将骨灰包好,埋在一棵树下,起点肥效作用,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环境;
6、可绘制要图,让后代有机会看看那棵树的成长;
……
对遗款遗物的处理原则:
1、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数退还,需要赔偿的则坚决按照制度规定办;
2、属于借用的,24小时健身,无论公家的或者私人的一律物归原主;
3、属现金(存款)捐给老家张皮村小学,作为当年父母所设“张皮村小学华华奖学基金会”的积累;遗物捐献给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
生前,老将军有个幸福的大家庭。五个儿女,子孙满堂,曾孙辈最大的十多岁,最小的才一岁。老将军还特意立嘱,“我的后代,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乃楷模。
字字深情,令人起敬,如涤心灵。
这遗嘱,是老将军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做人准则与行为规范。
功勋卓著的老将军,没有留下金,也没有留下银,却留下了比金银更加珍贵的精神财富。
张玉华老将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这个军礼和一生的奉献,却永远烙印在了我们心中。
老将军视民如母,他说心中有3个妈妈
他生前多次说,他的心中有3个妈妈,第一个是他的生母,第二个是养育他的人民,第三个是培育他成长的党。对第一个妈妈,他非常孝敬她。对第二个妈妈,他永远也报答不了,但只要他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做事情。对第三个妈妈,他的信念是,24小时健身,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
©2018 健身帝国(www.jianshendiguo.com)版权所有